基本信息
性别:男 || 出生年月:1978.09 || 政治面貌:中共党员
现在职务: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
现任职称:教授
最后学历:研究生 || 最后学位:博士 || 获学位单位:北京邮电大学
联系方式: || 邮箱:wangjun@bistu.edu.cn || 通讯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
导师信息
硕导、博导:硕导 || 批硕、博导时间:2015.04
在读硕士: 3人 || 毕业硕士:2 人 || 在读博士:0人 || 毕业博士:0人
所属院系、学科及研究方向
所属学院:威廉体育williamhill
所属系:测控技术与仪器系
所属学科:仪器科学与技术
研究方向1:视觉检测与光电测量技术
研究方向2: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
参加学术团体
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视觉检测专业委员会委员
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量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
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
中国光学学会会员
工作简历
2007.09-今,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
承担教学任务
本科课程:信号与系统、机器视觉、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、计算机测控技术
研究生课程:数字图像处理
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
[1] 大尺寸动态数字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,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,主持
[2] 大型模具在线调测系统研究,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,主持
[3] 大型设备装配的动态测量系统研究,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,主持
[4] 大型镜面托架三维测量与分析系统开发,横向,主持
[5] 光热发电镜面形检测系统开发,横向,主持
[6] 导轨装配与数字化测量系统,横向,主持
[7] SAR天线及其总装集成精度测量,横向,主持
[8] 数字散斑干涉测量,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,参与
[9] 大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器系统测量理论与方法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参与
[10] 大型雷达天线三维面形动态测量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参与
[11] 自稳定相移式数字散斑干涉技术内窥测量方法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参与
[12] 基于动态摄影测量的大型风电叶片空气动力学性能研究,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重点项目,参与
[13] 高精度大尺寸三维视觉测量仪器开发与应用,北京市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,参与
[14] 动态摄影测量中的关键技术,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,参与
[15] 流式细胞自动控制检测分析系统软件设计,北京实验室,参与
[16] 高精度三维液体机器人处理系统研究,横向,参与
[17] 热解耦变形测试验证系统,横向,参与
论文目录
[1] 大视场摄影测量相机的相对定向,光学技术,2018,44(5)
[2] 单目移动机器人相对位姿估计方法,应用光学,2019,(04)
[3] 大型槽式太阳能反射镜面摄影测量方法,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,2018,55
[4] 空间全方位可视编码基准尺的设计和识别,工具技术,2018,52(8)
[5] Camera relative orientation in large field of view,Proceedings of SPIE,2016,01
[6] 基于空间光线聚集性的特征点匹配方法研究,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7,32(2)
[7] 大型工件装配调测系统研究,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3,28(02)
著作目录
信号与系统基础及应用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7.07,978-7-111-57312-8
科研成果
[1] 2016年,适用于飞机狭窄内腔检测的蛇形臂机器人,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,二等奖
[2] 2017年,适用于飞机狭窄内腔检测的蛇形臂机器人,中航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,二等奖
[3] 2019年,大型装备形貌与姿态高精度视觉测量关键技术及系统,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,一等奖
表彰和荣誉
[1] 2013年,获评华北五省(市、自治区)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;
[2] 2015年,获评2013—2014学年优秀班主任;
[3] 2016年,获评工会工作积极分子;
[4] 2017年,获评2015—2016学年优秀班主任;
[5] 2017年,获评优秀共产党员;
[6] 2016年,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;
[7] 2017年,获得中航工业集团科学技术二等奖;
[8] 2017年,获得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;
[9] 2017年,获得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;
[10] 2017年,获评第九届“挑战杯”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;
[11] 2018年,获评“三育人”先进个人;
[12] 2019年,获得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